密码
找回密码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企业服务
首页
行业新闻
展会动态
价格动态
贸易机会
企业名录
产品大全
技术资料
广告服务
企业建站
会员中心
本站论坛
贸易机会
供应
求购
合作
代理
我要发布信息
咨讯
市场
现状
趋势
分析
技术
研究
应用
工艺
探讨
饲料成本上涨,中小牧场面临更大压力!
资讯类型:行业新闻 加入时间:2021年1月12日19:43
2020年,不少饲料成本一直在上涨,虽然奶价也在上涨,但奶牛养殖业整体还是面临很大的压力,然而相比之下,中小牧场承压更大,饲料价格不具备优势。
随着乳企与大型牧场建立了良好的利益联结,提高了大型牧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小牧场在这一环节尚未破局,因此即便是在奶价处于高位时期,仍需提高危机意识。否则未来如果出现奶业低谷时期,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牧场。
饲料成本上涨
目前,奶牛成品饲料里主要包括豆粕、玉米、菜粕、棉粕等大宗原料,草料中会用到苜蓿、燕麦草、青贮等。2020年一整年,不少饲料价格普遍上涨。
就拿玉米来说,2020年整年间价格一路向上,全国玉米均价已涨至近6年内历史新高,较年初暴涨700元/吨,较2017年历史低点上涨超1000元/吨,年底均价已经达到2500元/吨。
豆粕价格也不例外,2020年价格连涨半年多,年底均价达到3180-3300元/吨。
另外,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中国进口燕麦草29.69万吨、同比增加37%,平均到岸价格348美元/吨、同比下跌3%。苜蓿干草进口123.90万吨、同比增加1%,平均到岸价格362美元/吨、同比上涨7%。
山东淄博荣英牧业有限公司法人李传水告诉《乳业财经》,2020年奶牛饲料几乎没有不涨钱的。玉米比去年上涨了700元左右,导致青贮(全株玉米秸秆)一吨涨了100元左右,玉米压片也水涨船高。豆粕涨了500多,其他饲料添加剂类也都涨了。
据李传水介绍称,一千头规模牧场约有550头左右成母牛,饲料配方不一样用量也不一样,按照成品全价料来看的话,奶牛饲料一吨涨幅大约在350元左右。
《乳业财经》记者在采访庆阳伟赫乳制品有限公司畜牧部经理文静时,他表示与2020年同期相比,一吨饲料涨价在300以上。一个月近乎消耗200吨饲料,这意味着每月要多支出6万元。
中小牧场压力更大
国内奶牛养殖一直是重资产行业,投入较高、利润较少,而且与国外相比我国奶牛养殖成本更高。
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种植技术先进、发达,玉米、大豆等原料产量更高,而且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程度更高,能够省去很多人工成本。
另外,国外有很多天然草场,能够实现自由放养,承担的草料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国外养殖企业大多与饲料加工厂直接签订购买/供货协议,省去了很多中间成本,降低了养殖企业最终需要承担的成本。
国内却很难达到这些要求,不但有多种饲料高度依赖国外进口,而且在国内购买原料时还有很多中间成本,无疑都推高了最终的饲料价格。
2020年由于国外新冠疫情和贸易战的影响,进口饲料运输环节受到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进口饲料的供应,但国内饲料价格也在大幅上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牧场所需要面临的饲料成本压力可能比大型牧场更大。
中小型牧场由于规模限制,对饲料原料需求量较小而且很难一次性储存大量的饲料,不会直接与原料商进行价格谈判,因此在购买价格上不占优势。
相反大型牧场许多都会跟饲料供应公司签订合同,由于购买体量较大,在价格和供应方面都占有利地位。
李传水也表示,大型规模化牧场在购买饲料时价格会更有优势,集团化的牧场一般都是签订长期合同。
奶业产业一体化
上游养殖业是奶业发展的基础和短板,补齐上游养殖业发展的“短板”,是实现奶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疫情期间,上游养殖业面临巨大压力,在交通阻断、城市隔离、乳品销量下降的影响下,出现了喷粉企业排起长队、中小牧场被迫倒奶的局面。为了帮助上游企业渡过难关,一方面乳企在坚持按照合同收奶,另一方面行业出台帮扶政策。
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乳企更是加大了对上游养殖行业的布局,进一步加强对奶源的掌控力度。除了集体抢建大型牧场之外,也在收购大型牧业公司。
从2020年4月份开始,国内万头牧场项目就已经密集开工,包括伊利在巴彦淖尔市投建的10万头奶牛生态乳业园区项目、蒙牛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项目、君乐宝全智能化未来家庭示范牧场项目、光明银宝射阳牧场项目等。
而且在2020年下半年,蒙牛成为了中国圣牧最大股东、伊利要约收购中地乳业成为最大股东、飞鹤全面收购原生态牧业、伊利控制的优然牧业筹备上市等。
乳企通过加大对上游养殖业的控制,在稳定自身原奶供应的同时,还能帮助其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探索全产业链建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上下游联合也能共同抵御危机。
然而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中小型牧场似乎被“排除在外”。中小牧场由于原奶产量等问题,可能对乳企产生的吸引力有限,受到的关注也不是很多,日后在全产业链的推动下,中小型牧场的竞争优势可能下降、生存更加困难。
危机意识不可或缺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奶价从5月下旬开始一直在上涨,2020年12月份第4周全国生鲜乳平均价格已经达到了4.18元/公斤。
通过对奶农的采访发现,山东奶价年前最高达到5.5元/公斤、河北奶价在5元/公斤左右、内蒙古奶价在4块大几,部分南方地区奶价可能会达到6元/公斤。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我国奶牛养殖业自2018年触底后进入景气周期。”
虽然目前奶价处于高位,但是国内奶价一直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奶牛养殖业也要居安思危。
据李胜利估算,2020年规模牛场商品奶产量为6.8万吨/天,乳企需求量为7.4万吨/天,供给小于需求。预计到2022年,供给与需求量的比率将达到8.7万吨/天比8.6万吨/天,即奶源过剩。
在奶源过剩时直面冲击的将是中小型牧场,毕竟龙头乳企对大型牧场奶源掌控后,具备稳定的原奶供给,利益联结更为密切。
中小牧场在这一环节尚未破局,没有与乳企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系,一旦出现奶业低谷,势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文章来自:
中国饲料添加剂网
文章作者:
网络管理员
『
新闻推荐
』
『
关闭窗口
』
信息反馈
|
交流合作
|
服务项目
|
广告刊登
|
关于我们
E-mail: fsp214@126.com
电话:0371-63920667 传真:0371-63942657(8001)
技术支持:
简双工作室
版权说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
信息处
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饲料添加剂网
豫ICP备05012119号